鈉離子電池賽道漲逾3% 7月份以來10股獲超百家機構密集調研
9月6日,鈉離子電池板塊表現活躍,截至收盤,其整體漲3.34%,跑贏上證指數(漲幅1.36%)。其中,傳藝科技、山東章鼓、浙江醫藥3只概念股漲停;鵬輝能源、派能科技、華陽股份分別上漲9.09%、8.57%、7.12%。
與此同時,當前市場主力資金也在積極布局。9月6日,鈉離子電池板塊整體呈現主力資金凈流入態勢,合計吸金3.59億元。其中,有16只概念股主力資金凈流入超2000萬元,浙江醫藥、華陽股份、當升科技3只概念股主力資金凈流入均超1億元。
近期,支持鈉離子電池領域發展的政策利好頻出,對板塊上漲提供支撐。2022年6月份,發改委等九部門共同印發《“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提出,加強可再生能源前沿技術和核心技術裝備攻關,研發儲備鈉離子電池、液態金屬電池、固態鋰離子電池和鋰硫電池等高能量密度儲能技術。8月份,工信部發布的《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加強新型儲能電池產業化技術攻關,研究突破超長壽命高安全性電池體系、大規模大容量高效儲能、交通工具移動儲能等關鍵技術,加快研發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氫儲能、燃料電池等新型電池。對于鈉離子電池,該指導意見指出要聚焦電池低成本和高安全性,加強硬碳負極材料等正負極材料、電解液等主材和相關輔材的研究,開發高效模塊化系統集成技術,加快鈉離子電池技術突破和規?;瘧?。
對此,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當前鋰電池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電動汽車和儲能市場需求爆發的背景下,鈉離子電池憑借成本優勢,有望在對能量密度要求較低和成本敏感性較強的儲能,以及部分低續航乘用車領域實現替代和應用,同時對鋰離子電池、鉛酸電池等成熟的儲能技術形成一定的補充。今年以來已有多家鋰電龍頭企業宣布鈉離子電池量產計劃,鋰鈉可互切優勢有助于加速提升鈉離子電池滲透率,未來鈉離子電池的產業化速度會進一步加快,預計2023年將迎來鈉離子電池全面爆發。我們認為鈉離子電池潛在市場空間廣闊,隨著國內鈉離子電池產業化的快速推進,材料和相關電池企業都將充分受益。
受政策、市場的驅動,鈉離子電池坐上了千億元級風口。據EVTank發布的《中國鈉離子電池行業發展白皮書(2022年)》測算數據,考慮到鈉離子電池各潛在應用場景對電池的需求量,理論上在100%滲透的情況下,鈉離子電池2026年的市場空間可達到369.5GWh,市場規?;驅⑦_到1500億元。
東北證券表示,鈉離子電池產業化進程核心在中游環節,中游材料迭代升級疊加產線兼容,有助鈉離子電池滲透率加速提升。
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鈉離子電池板塊上市公司業績表現較好。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在33家鈉離子電池板塊上市公司中,25家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超過七成。其中,14家公司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翻番。
7月份以來,機構對鈉離子電池概念股的關注度較高。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7月份以來截至9月6日,共有18只鈉離子電池概念股被機構密集調研,占比逾五成。容百科技、拓邦股份、天賜材料、立中集團、當升科技、新宙邦、格林美、鵬輝能源、長遠鋰科、多氟多等10只概念股期間均受到100家及以上機構扎堆調研。
在鈉離子電池板塊的投資機會方面,排排網財富研究部副總監劉有華對記者表示,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升級以及成本下降的雙重驅動,鈉離子電池的應用有望加速,因此看好鈉離子電池的發展前景和投資價值。
金鼎資產董事長龍灝表示,新能源產業是當下與未來政策扶持熱點,而鈉離子電池技術由于鈉資源儲量豐富,成本低并與鋰離子電池有類似的儲能原理和工藝技術等優勢,備受各大新能源企業青睞。在上市公司中具有高性鈉離子電池設計與制備研發能力,特別是在鈉離子電池的工業化方面奠定了良好技術基礎的上市公司將會更具有競爭力,值得關注。